很多人問我跑哪去了,怎麼都不寫文章?
其實是因為好色醫師我為了發展新的下巴技術,一天到晚做實驗
如今發展成功,總算可以對自己與大家有個交代了。
所謂新的技術是指:3D列印下巴精雕術
為什麼要使用3D列印技術?因為很夯的關係嗎?
張博全醫師我雖然是科技迷(當然也是宅男)
但也不會為了追求夯科技而迷失醫療的本質
主要是因為下巴手術做多了
明白目前主流墊下巴手術方式的問題在哪裡。
下巴要做得好看,最重要的關鍵:下巴模與下顎骨的契合度!
很多做完下巴覺得不滿意的客人
常常抱怨術後結果不自然,看起來假假的
另外一個抱怨是歪掉了
這兩件事情有一個共同的原因:下巴模與下顎骨的契合度不佳!
我用簡單的圖讓大家理解
3D列印下巴精雕術,目的就是要先複製出下顎骨
接下來對著這個下顎骨,用最好的下巴模材質做最好的雕刻
如此一來,每個人的下巴模都是100%客製化
而且可以避免傷口開太大造成的併發症
再加上術前3D模擬的詳盡評估,術後的準確度與滿意度更是高
簡直就像天生下巴就這樣自然漂亮
因此這個新技術的出現,無疑是所有想做下巴手術的人的福音
那麼實際上怎麼做呢? 我用簡單的3D三部曲做說明
首部曲:魔鏡3D影像模擬
首先當然是先做術前諮詢與溝通
張醫師引進的術前模擬系統,無疑是個溝通的好工具
因為每個人的臉型都不相同,下巴的好看與否與臉型息息相關
如果隨便墊個東西交差了事,結果一定是外形不自然
術前先了解術後的外觀,才不會擔心術後結果不適合自己
加上模擬術前術後的影像差距 (體積多大、厚度、角度...)
可以提供在修模時的重要參考
二部曲:3D電腦斷層
確認要手術的話,診所會安排照立體電腦斷層掃描
這個掃描只需要花20秒鐘
就可以取得頭骨的完整資料
除了提供3D列印需要
也可以讓醫師清楚大神經的位置
避免手術傷到神經造成嘴麻
三部曲:3D列印與修模
下顎骨"列印"出來後,我會在無菌的環境下
進行人工骨的雕刻
這個雕刻會讓原本龐大制式的人工骨下巴模
修成內緣完全貼合下顎骨、外緣完全客製化的精美下巴模
之後,再手術置入人體相對的正確位置。
大家有沒有發現這句話很特別:之後,再手術!
沒錯,在客人還沒手術前,下巴模已經客製化完成了!
所以手術只要開最小限度的傷口(3公分內)
在最短的時間內(不到1小時)
在不需打骨釘的情況下完成手術
這和以往的人工骨手術有天壤之別
是我認為最好的人工骨手術
我在這裡整理一下過去的下巴手術和3D列印下巴精雕術的差別
3D列印下巴精雕術 V.S. 傳統矽膠墊下巴
3D列印下巴精雕術 | 傳統矽膠(包含卡麥拉)墊下巴 | |
使用材質 | 人工骨 | 矽膠或卡麥拉 |
術後外觀 | 自然漂亮 | 比較不自然 |
傷口位置 | 口內 | 口內或口外皮膚 |
傷口大小 | 3公分以內 | 3公分以上 |
固定方式 | 自然貼合 | 用線或骨釘固定 |
移位機率 | 不會移位 | 有可能歪掉造成需重修的困擾 |
會不會傷害骨骼 | 不會 | 可能有壓凹骨骼下陷的現象 |
3D列印下巴精雕術 V.S. 傳統人工骨墊下巴
3D列印下巴精雕術 | 傳統人工骨墊下巴 | |
使用材質 | 人工骨 | 人工骨 |
術後外觀 | 自然漂亮 | 過於臃腫 |
傷口位置 | 口內 | 外側皮膚或口內 |
傷口大小 | 3公分以內 | 8公分 |
術前預覽術後結果 | 可以 | 不可能 |
手術時間 | 不到1小時 | 3小時以上 |
麻醉方式 | 舒眠麻醉 | 插管全身麻醉或舒眠麻醉 |
固定方式 | 自然貼合 | 打骨釘強迫固定 |
移位機率 | 不會移位 | 若骨釘沒打好會移位 |
神經受傷 | 幾乎不會 | 常常受傷,甚至拉斷神經 |
感染機率 | 極低 | 傷口大且外開易感染 |
重修難度 | 容易 | 非常困難 (骨釘拆除困難) |
能否矯正歪下巴 | 可以 |
要搭配正顎手術 |
3D列印下巴精雕術好處很多
整形醫師在術前精雕細琢 (可能花上手術3倍的時間)
然後才手術
這樣的模式在醫美界也算是史上頭一次
不過就像許多高級訂製服、訂製款轎車、手工製品一樣
如果確定能讓結果更好
好好的"訂製"屬於自己的美麗下巴
醫師辛苦一點反而更有成就感呢!
其他下巴相關文章請參考張博全醫師整形專業網